工業互聯網是新型工業化的主要基礎設施。為企業機床賦碼,讓設備發揮更年夜效能;智能化治理,進步制造業生產效力;開發云平臺,服務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……近年來,遼寧沈陽不斷豐富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,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會發展,制造業轉型升級獲得明顯成效。
——編 者
織密這張“網”
全市擁有32家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
一張小小的二維碼,貼在3米多高的機床上,能讓機床設備綜合應用率晉陞近40%。“這張碼是工業互聯網標識,相當于設備的‘成分證’。”遼寧數能科技發展無限公司總經理陳石拿出mobile_phone掃碼,設備的參數、運行數據等信息一目了然。
數能科技基于工業互聯網標識研發了設備預測性運維系統,為沈陽一家制冷設備企業的1300臺機床賦碼,對設備進行全性命周期治理,剖析運行數據,提醒潛在毛病,讓設備發揮包養網價錢更年夜效能。
數能科技于3年前落地沈陽市鐵西區,不久就獲批建設運營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,今朝接進企業748家,標識解析量超過2006萬次。“沈包養陽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豐富,編織好這張‘網’,能幫良多企業從‘制造’邁向‘智造’。”陳石說。
2019年10月,2019工業互聯網全球峰會在沈陽舉行。此后,多家企業、機構落地沈陽,助力老工業基地沈包養網陽織密工業互聯網。
“在沈陽,企業對工業互聯網標識的懂得不斷加深,應用加倍靈活。”沈陽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說,今朝,沈陽市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14個,覆蓋研發設計、生產制造、運營治理等環節,全市累計標識注冊量為8.5億個,累計標識解析量3.2億次,累計接進的企業節點數量4584家。
300多臺一體化機柜、幾千臺機箱,被防電磁干擾的墻壁包圍著,晝夜運轉……這里是鐵西區年夜數據中間,也是“星火·鏈網”超級節點(沈陽)的地點地。
“星火·鏈網”今朝在國內10余個城市上線超級節點,沈陽是此中之一。中國信息通訊研討院工物所北京運營中間主任孫潔介紹,“星火·鏈網”超級節點(沈陽)上線兩年多來,已接進企業710家,標識注冊量達1.31億個。以此為依托,沈陽數據智能服務中間上線,為產業數字化轉型供給超1300萬條產品數據。
中國工業互聯網研討院遼寧分院院長馬咸說,沈陽產業數字化優勢明顯,全市擁有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32家,“我們攜手遼寧遼河實驗室等樹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創新中間,支撐沈陽市制造業持續加強數字化、綠色化協同改革。”
用好這張“網”
建設425個數字化應用場景項目
一年夜早,沈鼓集團車工馬長好頭戴平安帽,快步走進轉子車間。來到工位,他輕觸屏幕,查詢沈鼓智鼎工業互聯網平臺系統,清楚本身當天的任務。
“以前加工葉輪,是班組長派活。現在,從系統里直接就能領活,具體請求一目了然,效力進步不少。”從事葉輪精加工20多年,馬長好為現在的生產效力豎起年夜拇指。
“我們自立設計沈鼓智鼎工業互聯網平臺,實現了對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全包養網心得方位線上治理,全員勞動生產率進步12.9%,葉輪等關鍵零部件加工效力晉陞28.2%,每年節約190余萬張圖紙。”沈鼓集團信息數據中間主任郝玉明說。
幾公里外,三一重型裝備無限公司沈陽工廠焊接及裝配車間里,幾十臺機器人來回穿越,疾速精準配送物料至工位。下料車間里,從鋼材上料、切割、分揀到成型,數控切割機等設備實現全自動生產,產能晉陞105%,年節約價格1000多萬元。
“除設備之外,水、電、油、氣等動力要素同樣實現了智能化治理,萬元銷售能耗下降42%。”三一重型裝備無限公司數智化總監史鵬飛說,“借助工業互聯網平臺,我們買通全要素的數據連接與流程,推動企業向智能制造、智能運營和生產智能產品3個標的目的發展。”
不只是裝備制造,還有石油化工、汽車零部件、生物醫藥、機器人等產業,沈陽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廣泛,已構成平臺化設計、智能化制造、網絡化協同、個性化定制、服務化延長、數字化治理等典範應用形式,助力制造業進一個步驟轉型升級。
“小場景”撐起制造業數字化轉型“年夜場面”。沈陽市推進智能制造示范行動,建設動態數字化轉型項目培養庫。截至今朝,項目庫內已累計建設智能升級項目476個、數字化應用場景項目425個,獲批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分別達到68個、103個。
延長這張“網”
征集遴選125家數字化轉型服務商
一個金屬外殼的電氣把持柜看似平凡,卻能夠遠程把持工廠中的各種設備。在沈陽安新自動化把持無限公司,總經理張秋實輕點幾下mobile_phone屏幕,10米外的風機就興起勁風,通過mobile_phone調節,風力鉅細隨之變化。
“我們自立研發的‘安新云控’工業互聯網平臺,能將遠程管控指令送達‘云控柜’,進而遠程把持工廠中的設備,代替了過往現場調節操控,效力更高、反應更快。”張秋實說。
據介紹,安新公司從2016年開始轉向工業互聯網賽道,現在已累計服務數字化轉型企業超200家,年產值超5000萬元。
走進沈陽科網通訊息技術無限公司展現年夜廳,一面墻上的專利證書惹人注視。一旁書桌鉅細的聰明工業實訓臺,借助工業互聯網模擬工廠環境,集成了各類設備的把持請求和特點。
“我們與東北年夜學成立聯合實驗室,發布包括傳感器和數據采集在內的全套工業互聯網建設計劃,開發智能運維云平臺,助力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。”科網通公司相關負責人李獻文說,“安身沈陽,公司的業務增長很快,2024年合同額近3000萬元,我們對這個行業充滿信念。”
2023年,沈陽市獲批全國第一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。以此為契機包養行情,沈陽周全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普及行動,已累計為1504家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評估診斷;建設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,完成注冊企業848家,試點庫企業達409戶,征集遴選服務商125家,打造“小快輕準”產品和計劃683個。
《 國民日報 》( 2025年05月28日 13 版)
發佈留言